当制造业遇上双碳,一场静悄悄的“服务革命”正在成都启动!
当制造业遇上双碳,一场静悄悄的“服务革命”正在成都启动! 成都市经信局新经济委近日剑指要害——面向全市征集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库。看似常规的申报通知,实则是成都为“双碳”目标落地的关键布局:未来制造业的竞争,本质是绿色服务生态的竞争!
一、双碳困局:成都制造转型的“三座大山”
作为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重镇,成都制造在双碳攻坚中面临深层挑战:
转型无路:中小企业急需碳盘查、节能改造服务,却找不到可信赖服务商
技术卡脖:芯片EDA设计、航空材料轻量化等低碳技术依赖“洋服务”,成本高响应慢
绿色融资难:银行想放贷却难辨企业真实减碳能力,优质项目困于资金
本次征集,直指痛点——要打造一支“本土化双碳服务突击队”,为制造业绿色转型架桥铺路!
二、资源库=双碳服务“四大战略武器”
入库企业将获得政府赋能的超级杠杆,成为制造业绿色转型的“标配引擎”:
武器类 | 双碳战场价值 |
官方绿色认证 | 获政府背书“低碳服务商”标签,破解企业信任危机(如碳核查机构公信力痛点) |
场景开放特权 | 优先接入成都绿色工厂、零碳园区等示范场景(如通威太阳能电池片低碳产线改造) |
政策弹药倾斜 | 定向享受绿色信贷(蓉易贷碳中和版)、技改补贴(最高30%设备补助) |
链主订单导流 | 直推宁德时代、京东方等链主企业,承接碳管理、清洁能源替代等亿元级订单 |
(关键信号:政府用资源库为“绿色服务”定价——入选=拿到碳资产“信用货币”发行权!)
三、双碳视角下的成都产业雄心
资源库背后,是成都抢占绿色制造高地的三重谋局:
1. 破“绿色技术封锁”
重点扶持本土低碳技术服务商:
工业软件:EDA工具降低芯片能耗(如华大九天)
生物制造:合成生物技术替代化工高碳工艺(如成都先导)
数字孪生:模拟优化生产线碳排放(如西门子成都创新中心)
2. 建“零碳供应链”
通过服务商赋能全链条减碳:
A[原材料低碳采购] -->B(绿色物流服务商) --> C[零碳工厂认证服务] --> D[产品碳足迹核算]--> E[供应链碳管理平台]
(形成“服务链闭环”,助力通威、科伦药业等打造零碳供应链)
3. 造“西部碳服务枢纽”
对标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、深圳碳服务集群。
目标:成为中西部碳核算、碳交易、碳金融服务的“桥头堡”。
四、企业双碳行动指南:入库即转型
▶ 制造业企业:借力资源库“绿色跃升”
找服务:通过“政府预筛”资源库,锁定靠谱低碳服务商(避免踩坑“伪绿色”机构)
拿补贴:采购入库企业服务,可叠加享受技改补贴(如数字化减碳方案最高补300万)
树标杆:联合入库服务商打造零碳工厂,争当链主企业“绿色供应商”
▶ 服务商:抢占四大黄金赛道
赛道 | 爆发点案例 | 政策红利 |
碳核算与认证 | 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 | 政府强制采购目录倾斜 |
绿色供应链管理 |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低碳物流优化 | 政府强制采购目录倾斜 |
能源数字化 | 工厂光伏+储能智能调控系统 | 示范项目最高奖补500万 |
低碳技术解决方案 | 生物基材料替代石化原料工艺包 | 首台套装备补贴 |
结语:资源库,就是成都制造的“碳中和操作系统”
当城市双竞赛进入深水区,成都正用资源库构建绿色制造的“热带雨林”:制造企业是树木,双碳服务商是根系——根系越发达,雨林越蓬勃!
制造企业:未来减碳,先查“政府绿色服务清单”!
服务商:入库=夺取西部碳中和服务市场“制空权”!
城市野心:当资源库聚齐“减碳服务天团”,“成都智造”将贴上全球通行绿色标签!
行动警报
1. 火速锁定《成都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名录》(含集成电路、航空发动机等12条链)
2. 服务商重点包装“可量化减碳案例”(如某方案助企业年降碳5000吨)
3. 制造业企业立即筛查供应链低碳缺口,反向推动服务商入库
这场绿色服务卡位战,早一天入库,多十年碳竞争力!
(申报通道详见“成都经信”公众号,窗口期稍纵即逝!)